一、专业简介
湖南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立于1985年,是全国较早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专业的院校之一。至今已有近40年的培养历史。专业定位于服务国家战略、适应数智时代发展,以“注重信息管理与系统分析技术、突出智能理论与计算方法、促进交叉融合与科学创新”为核心特色,贯彻通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目前已经建成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具备科学学位授予权的国内知名专业。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向国民经济与国家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对创新型信息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立足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与数据科学专业前沿,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趋势,聚焦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实现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开设以“人工智能系统与应用、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数据资产评估与交易、机器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为核心的专业必修课程群,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础理论扎实、在信息技术领域前沿开拓创新能力强、同时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未来领军人才。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国内外一流高校深造、政府部门与知名企事业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
二、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引领未来、守正创新”的精神,拥有国际视野与爱国敬业意识,掌握扎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信息机构从事高层次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及实施管理等工作的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专业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能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相关知识对生活中人们急需的公共社会服务提出解决的方案。
2.掌握扎实的信息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综合素质,具有完整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结构体系,掌握数智时代信息管理与系统分析理论及方法、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科学知识及应用、大数据分析技能,具备引领信息管理及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
3.具备有效沟通能力。具备有效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阅读、写作、表达等能力,能够与他人高效地协同工作。
4.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拥有国际战略思维、文化敏感性及全球领导力,能够适应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化的复杂环境。
5.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探索、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三、学制、毕业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2024版计划)
1.本科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照学分制度管理。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50学分,各类别课程要求学分数见下表:
课程 类别 |
通识教育课程 |
专业教育课程 |
毕业要求学分 |
通识必修 |
通识选修 |
专业必修课程 |
多元发展课程(28学分) |
专业基础 |
专业核心 |
其他实践环节 |
专业选修 |
跨专业选修 |
国际化 |
创新创业 |
学分数 |
37 |
10 |
29 |
35 |
11 |
不限 |
≥2 |
不限 |
≥2 |
150 |
3.学生按毕业要求修满学分,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标,根据《湖南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大教字〔2024〕11号),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课程设置(2024版计划)
通识必修:思政系列、大学英语、计算与人工智能概论、形势与政策等
专业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原理、管理学、运筹学、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专业核心:哲学概论、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库与数据仓库、项目管理、认知心理学、机器学习、计量经济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人工智能系统与应用、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数据资产评估与交易
其他实践: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实践、管理系统仿真与应用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专业选修:会计学、消费者行为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规划与领导力发展、运营管理、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决策理论与技术、ERP原理与应用、生成式语言模型原理与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基础、多模态学习、可视计算与交互概论、低代码开发原理与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社会网络分析、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数据合规管理、企业伦理学、数据挖掘与智能优化等